本文是《业财新航程:成长企业财税合规案例集》系列原创专栏连载第九篇。近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成长企业完成了财税合规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业财新航程》集结这些真实案例,与您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不管您面临的是财务混乱、税务风险还是资本决策,相信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像SmartCoffee这样准备IPO的连锁咖啡餐饮企业。在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过程中,SmartCoffee主要依赖于三个数据口径:订单系统、外卖/团购平台系统和银行流水。然而,这三者之间并非总是完美对接,存在一定的误差甚至数据缺失问题,给收入的确认带来了难度。
那么,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保证收入确认的准确性?
一、数据差异的现实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讨论SmartCoffee确认收入的两个数据口径:订单系统、外卖/团购平台系统。
- 订单系统与咖啡出品关联,门店每卖出一杯咖啡,都需要打单。所以,无论顾客购买咖啡的方式是小程序点单,现场点单,还是外卖平台点单,都会录入到订单系统。
- 外卖/团购平台系统有很多个,只包含通过该渠道下单的订单信息。
总的来说,订单系统包含了全量的订单数据,而外卖/团购平台系统则是各平台自己统计的数据。
SmartCoffee的订单系统和外卖/团购平台系统的订单,虽然属于不同的系统,但是,可以通过订单号进行串联。然而,金额不一致的情况却时有发生。
例如,顾客小敏在外卖平台上下单,由于店员疏忽,没有注意小敏“去冰”的备注,小敏收到咖啡后,通过外卖软件联系店员要求退单。店员同意后,在外卖软件上进行了操作,然而,订单系统却没有记录这一行为,导致两边系统记录的数据不一致,若按照订单系统做账,很容易高估收入。
由于该情况发生频次不高,影响的金额较小(所有门店加起来每个月几百元),SmartCoffee的财务人员在做账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但是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在SmartCoffee迈向公开市场的关键时刻,一个透明、可靠的企业形象尤其重要,我们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必须处理和协调不同数据口径下的差异。
二、统一数据口径的解决之道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协调不同数据口径下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们讨论的这一情况里,订单数据可以通过订单号轻易地匹配,我们只需要核查数据的准确性。
- 对于发现的误差,我们需要识别误差源头,并对数据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判断这些误差是由系统本身导致的还是人为操作失误。
- 如果是人为操作失误,我们建议SmartCoffee制定一套全面的数据口径指南,涵盖数据的收集、处理、核对和报告等各个环节。这套指南将作为所有财务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准则,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任务。
对于已经发生的人为操作失误及系统本身的误差,我们加以分析,为各种可能出现的数据误差建立一套详细的规则和流程。基于这些规则,我们可以编写自动化程序,批量处理这些误差。
三、结语
随着SmartCoffee不断发展壮大,准备迈向公开市场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数据的精准核查。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另一种更加复杂的情况:当不同系统的数据无法直接串联时,我们的解决之道。
本案例集将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知乎号持续更新,欢迎您的关注:
公众号:请微信搜索“枳子科技”或者“枳子思享荟”
官网:枳子科技
知乎:枳子科技
添加微信,联系我们:zhizi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