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税四期的前世今生
金税工程源于我国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彼时,金税工程的目标,是建设以增值税为核心的税收体系。经过近30年的持续投入,国家于2020年完成了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早些年耳熟能详的“虚开增值税专票”、“假发票”,如今几乎销声匿迹。增值税实现了全流程的闭环征管。金税工程的最初目标,可以说已经圆满达成。
2021年8月,金税四期正式进入公众视野。金税四期将承担哪些新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监管环境和征管科技之下,金税四期将实现两个政策目标:
1、“应税尽税”,全面征收
2、税收驱动,企业转型
二、“金四”,将带来哪些改变?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数字化建设,中国已具备了精准监管的技术前提。税务、银行、海关、工商等多维数据,叠加企业股东、法人、关键人的关系链条,将编织一张无死角的税收监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将推动企业形成千人千面的"数据画像",每个企业和个人,在税收监管面前均将透明。
1、“两套账”将成为历史
过往,许多企业通过少开发票或者少申报收入的方式,以“税务”、“经营”两套账的方式,规避税收。金税四期将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财务信息共享,结合每家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和资金流数据,对每家企业的税务合规进行个性化评估,从而实现对税务合规问题的精准定位。
2、私人账户避税将被终结
当前,部分企业通过私人账户收付款,形成独立于税务监管之外的独立业务循环,以此达到少交税的目的。金税四期之下,金融体系(银行、金融机构、外管)和税务体系的数据将被打通,叠加个人身份识别及手机号信息,公私账户的频繁互动将被直接定位到相关企业,独立业务循环无处遁形。私人账户避税将被彻底终结。
3、被动合规与转型升级
监管的升级,将迫使所有企业走向合规。于此同时,国家对特定的产业、行业、生产经营方式给予持续的税收优惠。企业要想获得税务成本优势,必然需要沿着政策鼓励的方向转型升级。
三、“金四”,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
当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经营状况较好,但财税瑕疵较大的“跛脚好公司”。由于合规成本较高,“跛脚好公司”常常会选择放弃或搁置资本市场进程。
金税四期后,无论企业是否计划进入资本市场,合规都是必选项。而解决了合规问题的“跛脚好公司”,走向资本市场将成为当然之选。我们认为:未来五年,金税四期将带来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拟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随着IPO注册制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走向成熟,“龙头溢价、小票折价”的市场格局快速成型。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将进一步加深这种分化格局。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IPO为原始股东带来的资本溢价,将趋势性走低。对于创业者和早期投资人而言,IPO的吸引力可能将会降低,而通过产业并购变现收益,可能逐步成为更加理性的选项。
四、对于企业,最佳策略是什么?
金税四期落地,合规将成为必然,资本溢价也将快速下滑。对于“跛脚好公司”,提前推进合规转型,以抢跑策略,抓住时间窗口,是当前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