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首页
  • 动态
  • 案例
  • 关于 
    • 公司介绍
    • 信创咨询
  • …  
    • 首页
    • 动态
    • 案例
    • 关于 
      • 公司介绍
      • 信创咨询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首页
    • 动态
    • 案例
    • 关于 
      • 公司介绍
      • 信创咨询
    • …  
      • 首页
      • 动态
      • 案例
      • 关于 
        • 公司介绍
        • 信创咨询
      broken image

      【观点】数字货币、NFT资产,如何进行财务核算?

      · 观点

      一、引言

      区块链、数字货币及相关衍生品,是当前科技和金融圈的热门话题。与之相关的各类资产创设、交易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相应的,在“链下”世界中,此类业务应如何对接财务监管规则,怎样进行会计核算、报表列示和财务披露?对传统财务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怎样应对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理解“去中心化交易”的业务本质;另一方面,需要深刻洞悉会计准则和财务监管的“法治精神”。两者结合,方可建立“新世界”和“老规则”的无缝衔接。

      二、数字货币的财务处理问题

      中文语境下的数字货币,包括了两大类资产:1、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2、以比特币、以太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crypto)。两类资产存在本质上的差异,需要分开讨论。

      (一)数字人民币

      对于数字人民币,其由央行发行,属于数字化的法币资产。因此,实务中直接比照现金处理即可。

      (二)加密货币/crypto

      加密货币相关的财务问题,处理原则应立足于两个基本维度:1、交易主体的身份和持有目的;2、具体的交易场景。

      对于普通企业、个人而言,持有加密货币的目的,通常在于投资或者支付工具;而金融机构(如交易所、加密货币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服务获取交易价差或者管理费收益。日本将加密货币视为一类新的资产,普通企业持有和交易商区分处理。美国将法币购买的加密货币视为无形资产,按照购入加密货币时,实际支付的法币对价核算,在这点上国际会计准则、澳大利亚在会计处理上与之有着相似之处。

      人们取得、消耗加密货币的方式多种多样,持有期间,汇率波动频繁。那么,应当以怎样的价格确认加密货币的入账价值?交易场景不同,加密货币的入账价值、入账范围,也应有所不同。

      broken image

      (三)一些案例

      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引入了数字货币相关业务。我们以特斯拉、coinbase、美图、比特大陆四个公司为例,简单分析不同交易场景下,各个公司的核算方式。

      • 特斯拉

      特斯拉在2021年通过美元购买比特币,也曾开展过接受客户通过比特币对某些产品付款的政策,无论是哪种情形下收到的比特币,特斯拉将持有的比特币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不进行摊销。这种方法考虑了加密货币符合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并且可以识别并单独辨认的特点(依照美国会计准则)。特斯拉会在每个季度对比特币进行减值测试,当账面价值高于活跃市场最低报价时,计提减值损失,低于时不做会计处理,即收益在出售加密资产之前不会确认。

      所不同的是,对于通过支付比特币购买产品的行为,特斯拉是按照美国新收入会计准则要求的非现金对价交换进行会计处理,按照交易时的市场报价做为初始入账成本。

      • coinbase

      coinbase作为在美国成立并运营的加密货币平台公司,同样适用美国会计准则。对coinbase自身拥有的加密货币的会计处理,与特斯拉是一致的。

      客户在Coinbase平台进行加密货币兑换,coinbase作为做市商或者服务上,将会取得部分交易价差或者服务费用(以加密货币的形式收取)。在客户交易的过程中,Coinbase不对该部分加密货币承担履行责任、也不对其进行控制,无与之相关的库存风险,因此Coinbase按照收取的交易费用净额确认收入,并根据交易时加密货币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金额。

      • 美图公司

      美图是一家在国内成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适用国际会计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美图在2021年以法币购买加密货币,会计处理同特斯拉。

      • 比特大陆

      比特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矿机生产公司,曾尝试于香港上市,但未获成功。从其递交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收入中包含了矿机销售、矿池运营、矿场服务、自营挖矿等。比特大陆接受客户以加密货币购买矿机和服务,收到加密货币时,按收款日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作为一项流动资产项目进行列示。

      三、NFT资产与交易处理

      NFT作为最炙手可热的新领域,为数字资产的确权、流转和长期收益安排带来了广泛和灵活的可能性。全球市场中,Opensea、DCL等创新公司,也借助NFT,创建了更加复杂和有机的生态;中国市场,蚂蚁、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入局NFT领域,发行了部分NFT数字资产。

      那么,以数字艺术品、元宇宙物业为代表的数字艺术品,如何在财务上进行核算?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NFT的业务结构和业务实质进行详细分析。从资产的权利结构、业务实质看,国内的NFT资产和国外有较大的实质性区别,主要体现在发行者(铸造者)主体限制、二级市场交易、公链/私链等方面。以全球最大的NFT平台Opensea为例,一个NFT从铸造到转移,大致经历的流程和财务处理方式如下:

      broken image
      • 铸造/mint

      这一过程,为数字资产的“链下”生产过程,包括相关的设计、开发费用等。这一环节,大部分的费用发生在线下,以支付法币形式发生。因此,在财务处理上应将相关开支计入NFT的开发成本。

      此外,这一过程中,还可能设计NFT资产冻结元数据的Gas Fee。此类费用,直接铸造者的数字货币,与开发成本直接相关。因此,应以非货币交易的会计原则,计入NFT的开发成本。

      • 上市、出售和矿工费(List,Sell and Gas Fee)

      NFT铸造完成后,在Opensea平台以collection的形式展示,亦可销售,并进一步在二级市场流通。出铸造者初次参与交易,会产生上链的Gas Fee。这一费用,本质上是为铸造者的数字钱包创建智能合约发生,因此,应计入铸造者(发行公司)的费用,不能计入NFT的开发成本。

      • 购买

      作为数字资产的投资者,在购买NTF资产时,通常是以加密货币进行支付,此时按照会计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相关的Gas fee,做为资产的取得成本,可计入NFT的成本,亦可考虑作为公司的经营费用处理。

      • 二级市场转让

      于二级市场出售NFT资产,收到加密货币。此场景下,因为加密货币不具备法币地位,因此该交易视为“以物易物”的资产置换,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处理。

      当然,如果收到的加密货币有活跃市场报价的,可按照交易时的活跃市场报价作为入账成本。

      四、小结

      事实上,现实世界中的财务监管规则,其设计起点源自法定货币、产权关系和“链下”交易。在全球各国尚未完全接纳这种“链上”新生态之前,针对数字资产的财务核算问题,可能将形成长期的挑战和困扰。解决实务难题,需要更加本质的提炼交易的本质,并结合现有监管精神,对交易进行解释,从而套用现有的规则。

      上一篇
      恭贺新春|共享CFO用户成长大事记
      下一篇
      跨境电商 | 独立站的财税合规,需要远规划和大视野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