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业财新航程:成长企业财税合规案例集》系列原创专栏连载第12篇。近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成长企业完成了财税合规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业财新航程》集结这些真实案例,与您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不管您面临的是财务混乱、税务风险还是资本决策,相信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在我们作为咨询顾问的职业生涯中,翠粤轩(为保护商业机密,公司为化名)的案例尤为关键。翠粤轩,一家以高端粤菜闻名的餐饮连锁品牌,计划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然而,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停业店铺账面依旧存在大量的资产,这成为了IPO的一大障碍。
一、翠粤轩的品牌战略调整带来的资本市场的关键挑战
翠粤轩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开始尝试一些战略转型。公司投入了6000万资金,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年轻化的子品牌。然而,试水的结果并不理想,子品牌未能在年轻消费者中形成预期的效应。几家试点门店连续亏损,财务状况日益严峻。北京、上海等地的5个店铺,2023年间陆续关停。
2023年,公司决定调整策略,以原有的翠粤轩品牌门店为核心,打包推进香港IPO。同时,暂时搁置对财务表现影响巨大的新品牌尝试。然而,在IPO过程中,公司发现子品牌的停业店铺为IPO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二、停业店铺资产的处理难题
在对翠粤轩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审查的过程中,我们识别出了一些具体的资产处理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翠粤轩停业店铺中的桌椅、点单智能系统等固定资产已经被调配至集团内其他运营中的店铺使用。然而,这些资产在账面上仍然记录为停业店铺的资产,没有及时更新其使用位置和状态。此外,实物固定资产清单未能得到定期更新和维护,导致管理层无法准确掌握这些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价值,从而造成了资产的重复计算和价值高估,影响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存货处理不当:在停业店铺中,一些未用完的酒水、饮料以及食材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已经过期或变质,这部分存货已被实际处理掉。但是,这些存货的减值或报废并未在财务报表中得到相应的反映和处理,导致账面上的存货价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会引起未来税务问题和财务损失。
长期待摊费用未合理处理:翠粤轩对于每家门店初始投入的60万装修费用,按照会计原则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一定期限内逐月摊销。但由于停业店铺的关闭,这部分装修费用未能按照预定的摊销计划进行处理,而是依然挂在账面上,未被计入当期费用。这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虚高,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三、账务及资产梳理的策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彻底盘点固定资产:我们与翠粤轩合作,对所有门店安排了一次大盘点,每家门店清理多余出来的资产与店长进行确认来自于哪家门店,整理除了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实物清单,其中每个资产标明权属,并各自与账面资产进行核对,对归属于停业店铺而已移作他店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账面做出反应,对于停业店铺剩余资产,我们汇总并提交给管理层,给出二次变卖或者直接报废的建议。我们建立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台账,实现了资产的动态管理和实时追踪。
• 存货的准确评估:我们对存货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所有存货的记录都基于其实际状况。对于过期或变质的食材,我们进行了适当的减值处理,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于高价值的酒水,我们梳理出了详细的清单其中包括购买价值购买时间以及保质期,并提交给集团,后续可能继续移交给其他门店出售或是直接在二级市场变卖。
• 长期待摊费用的合理处理:我们对长期待摊的装修费用进行了重新评估,将账面的长期待摊费用进行了重新的分类,对于本该进损益的杂费将其重新分类进费用,而对于应该长期摊销实际装修费比如:消防工程款,装修工程款等,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摊销,并在店铺关停的时间进行一次性进损益的调整。
通过这一系列的账务及资产梳理措施,我们成功地解决了翠粤轩停业店铺的资产处理问题,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这不仅为翠粤轩的香港IPO扫清了障碍,也为其他企业在面临类似挑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准确的财务记录和高效的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我们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其资本市场的梦想。
本案例集将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知乎号持续更新,欢迎您的关注:
公众号:请微信搜索“枳子科技”或者“枳子思享荟”
官网:枳子科技
知乎:枳子科技
添加微信,联系我们:zhizi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