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业财新航程:成长企业财税合规案例集》系列原创专栏连载第四篇。近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成长企业完成了财税合规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业财新航程》集结这些真实案例,与您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不管您面临的是财务混乱、税务风险还是资本决策,相信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半台面包车?
2023年,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华顺公司的财税合规咨询项目中,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案例。我们发现,公司的固定资产清单上,赫然出现了一条记录:0.5台五菱宏光。
事实上,情况远远不止这些,0.64台焊接设备、7.8台电脑的情况比比皆是。
究竟是何种原因催生了这种“半个固定资产”的奇特现象?让我们一起深入调查。
二、发票迷雾:入账的误区
原来,华顺公司的财务部门,习惯于根据发票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处理,而不是按照资产的实际情况整体入账。
当供应商分2批开具发票时,账面上就出现了两个0.5台五菱宏光。
再加上公司此前没有定期的固定资产盘点政策,这个小小的疏忽就在固定资产清单上悄悄累积,直到本次财务梳理才得以暴露。
而财务部的同事来来回回换了几批,当初的拆分方法早已随着人员更替石沉大海,即便现在的财务人员想要重新找回分拆依据,也难以实现。
三、深远影响:财务的隐患
“半个固定资产”现象在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其深层次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远:
(一)历史数据的复杂性与真实性问题
多年积累的历史数据,隐藏着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然而,当这些数据中充斥着“半个固定资产”这样的异常记录时,它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受到了质疑。要搞清楚这些资产的真实情况,需要对多年的财务记录进行彻底的审查和核对,这不仅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可能因为时间久远、记录不全或人员变动等原因而变得异常困难。
这种复杂性不仅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还可能导致企业在面对外部审计、投资评估或法律诉讼时,难以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二)折旧计算的重新调整与财务影响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呈现。如果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因为“半个”现象而出现偏差,那么多年来的折旧计算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重新计算折旧意味着企业需要对过往的财务报表进行修正,这不仅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工作,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表现。这种调整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较大的波动,导致最终无法拿出真实的报表。
对于计划进行IPO的企业来说,财务合规性是关键的考量因素之一。不准确的折旧计算和资产记录可能会导致企业在上市前的财务审核中遭遇障碍,甚至影响到上市的成功率和市场表现。
四、修复与防范:财务妙手回春
要解决华顺公司的“半个固定资产”问题,需要双线并行:既要对已经形成的问题进行修改,又要建立预防措施,保证未来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
(一)历史修正:清理固定资产的历史记录
想要对固定资产的现状进行了解,我们首先要对目前的固定资产清单进行梳理。然而,这项工作并非易事。我们要求华顺公司根据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编号,对含有半个固定资产的记录进行初步的合并,由此,得到一版初步修正后的固定资产清单。
这时,又有一个问题,这版初步修订后固定资产清单,尽管看起来每个资产都是整数,但是,怎样和实际的固定资产进行对应?
这就是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固定资产盘点。
我们要求公司安排了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盘点。我们建议公司采用“贴标签”的方式。
在我们的建议下,公司重新搭建了一个盘点记录清单,左侧为全部的账面资产信息,右侧为资产的实际使用部门和存放地点。公司从账面资产记录出发,如果可以找到对应的实物资产,则在表格右侧进行记录,并在实物资产上贴一个绿色标签。
对于那些存在实物,而资产清单中无记录的资产,则在对应资产上贴一个红色标签。
在执行完贴标签的操作后,全部的实物资产就被分为了两类:绿标资产和红标资产。
- 绿标资产,即账实一致的资产,如果有需要,公司可以趁此机会对资产重新统一编号。
- 对于红标资产,这类资产不在账面显示,我们需要进行单独的统计,视为公司已经提足折旧的资产,但是在实物管理中,比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 而对于在清单中存在,而在盘点过程中未找到实物的资产,则需要在账面做固定资产盘亏处理。
通过以上的步骤,华顺公司总算知道了自己实际的资产情况,原先的仅存在于账面的固定资产清单,被锁定成为了实际存在的固定资产清单。通过这一过程,公司对现有资产有了清晰的把握,为未来的资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未来规避: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修正了历史问题之后,我们为华顺公司制定了一套面向未来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确立政策与流程: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之后,需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坚定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资产仅在实际取得并可用于生产时才予以确认入账。同时,细化固定资产的验收流程,确保各个环节均有明确的标准和责任归属。
- 全员培训与意识提升:开展全员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培训,使各个层级的员工了解正确的固定资产入账原则、流程和重要性,增强全员的财务合规意识和操作能力。
- 强化跨部门协作:提倡和推行跨部门协同工作模式,确保采购、验收、财务等多个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流畅、及时共享,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
- 财务系统升级与技术支持:引进或升级现有财务管理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对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跟踪和管控。新系统应具备严格的审核和确认机制,确保每一次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或处置都能得到妥善的记录和处理。
五、管理革新:迈向透明
通过这次财务梳理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账面上那些曾经令人困惑的“半个固定资产”的问题已迎刃而解,变成了清晰、完整的资产记录,大幅提升了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运营效率。
这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不仅确保了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有助于优化决策流程,提升整体运营效能。更重要的是,不管未来华顺公司应对外部审计还是筹划上市等重大事项,它都为华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本案例集将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知乎号持续更新,欢迎您的关注:
公众号:请微信搜索“枳子科技”或者“枳子思享荟”
官网:枳子科技
知乎:枳子科技
添加微信,联系我们:zhizi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