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业财新航程:成长企业财税合规案例集》系列原创专栏连载第22篇。近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成长企业完成了财税合规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业财新航程》集结这些真实案例,与您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不管您面临的是财务混乱、税务风险还是资本决策,相信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产品定价的精准性不仅关乎企业的利润水平,更是衡量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我们众多项目中,有一家制造业公司的案例尤为引人注目。
“红箭智造”(为保护客户隐私而采用化名),作为一家在制造业领域有着深厚积淀的企业,当前正面临行业内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为了维持行业领导地位,公司管理层意识到,必须对现有的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
然而,公司面临的挑战在于,其中一款主打产品——搬运机械臂,其定价已接近成本线,几乎没有降价空间。与此同时,市场上却涌现出定价更低的同类产品,这一现象让公司倍感压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困境和迫切需求,公司决定寻求我们的专业帮助。
一、成本分摊的失真与影响
在对“红箭智造”进行现场调研和资料审查后,我们对其所有产品的成本分摊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我们观察到,公司长期以来依赖人工标准工时来拆分和估算产品的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虽然这一做法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标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具体而言,由于部分产品的生产标准工时记录不够详尽,甚至存在缺失的情况,这部分产品的实际成本并未得到合理估算。
例如:一款创新设计的机械臂,由于生产人员的疏忽,没有为这款新产品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在成本核算时,财务人员要求提供数据,但这位生产人员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估算所需时间,或者在记录时随意填写一个数字。
这最终会造成成本转移的现象——那些缺少精确工时记录的产品,其应有的成本负担被不恰当地转嫁给了其他产品。
二、以材料成本为基础,实现人工和制造成本的分摊
成本分摊的不合理让红箭智造公司在调整新产品定价以抢占市场份额时面临困难。因此,公司急需制定一套既能够迅速实施,又能确保成本合理分配的策略。
面对这样的困境,等待生产部门提供完整的工时数据,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很可能意味着错失良机。我们不能再依赖这种低效的成本核算方式。
通过深入分析公司产品的特性,我们发现其产品具有高标准化程度、成熟的工艺流程和大批量生产的特点。这对于一家高度自动化的企业来说,人工工时并非是成本构成中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一个紧急的解决方案:实施基于产品材料成本的分摊方法。具体来说,我们将以产品的材料成本为基准,依据合理的比例或规则,将人工和制造成本合理地分摊到每一个产品上。
基于数据梳理和成本归集后,该方法能迅速反映成本结构,为红箭智造公司提供了一种短期内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公司迅速应对市场变化,抓住市场机遇。
三、构筑成本分摊的坚实基础
人工与制造费用的合理分摊,是一个需要持续调整、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若要实现产品成本结构的精确把握,我们必须全面审视和深入分析成本核算的每一个细节。
那么,如何对公司生产活动进行细致的科学分类,并根据产品对各项活动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合理分摊成本呢?又如何利用数字化系统,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确保人工工时、机器运作等数据的准确记录呢?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结合我们后续提出的建议,红箭智造公司建立起稳固的成本控制体系,为企业的持久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这不仅对红箭智造公司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所有追求卓越发展的企业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案例集将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知乎号持续更新,欢迎您的关注:
公众号:请微信搜索“枳子科技”或者“枳子思享荟”
官网:枳子科技
知乎:枳子科技
添加微信,联系我们:zhizi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