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业财新航程:成长企业财税合规案例集》系列原创专栏连载第一篇。近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成长企业完成了财税合规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业财新航程》集结这些真实案例,与您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不管您面临的是财务混乱、税务风险还是资本决策,相信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在我们的财税咨询生涯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措手不及的税务问题。陈老板突然找到我们,他的奇米文化公司,一直以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在动漫和游戏产业中稳步发展。然而,一纸税务通知,让他的公司意外“升级”为一般纳税人,税率随之上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焦虑不已。
一、陈老板的困惑:税务身份的意外转变
陈老板的公司没有全职的财务人员,平时的开票工作都是由陈老板亲自处理,而记账报税则外包给了代理记账公司。面对这次意外的税务升级,代理记账的会计表示他也没有解决方法,这让陈老板有点着急。陈老板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找到了我们:
- 奇米公司2023年全年的开票金额才300多万,怎么就变成一般纳税人了呢?
- 变成一般纳税人之后,如果2024年的收入比较少,税局能不能通融,让公司转回小规模纳税人呢?
- 税率的变化也让陈老板感到头疼,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是6%,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只有3%,还能享受税收优惠,他进一步解释说:“作为服务企业,我们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没有多少进项税可以抵扣,这样转成一般纳税人,我们岂不是亏大了?”
二、审查与分析:陈老板公司税务身份转变的真相
面对陈老板的困惑,我们首先进行了详细地审查和分析:
销售额核实:我们要求陈老板提供2023年12月和2022年第四季度的增值税申报表,以便我们进行核实。通过这些报表,我们发现2023年的虽然开票金额为350万,但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还另外有200万的未开票收入。
累计销售额超标:结合这两个时期的收入,我们发现陈老板的公司在连续4个季度或连续12个月的累计销售额实际上已经超过了500万的界限。这一发现证实了税务局将其公司升级为一般纳税人的决定是有依据的。
纳税人身份不可逆:我们向陈老板明确指出,一旦公司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不得再转回小规模纳税人。这是一个法定的程序,没有回转的余地。因此,陈老板的公司需要适应新的税务身份,并按照一般纳税人的规定进行操作。
三、财务实操难题:应对一般纳税人升级后的税务调整
陈老板的公司意外地被升级为一般纳税人,这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税务身份,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实际操作问题,需要立即解决:
申报问题:由于公司是在11月成为一般纳税人,因此需要分别按照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规定,对23年四季度的增值税进行更正申报。具体来说,10月份的申报仍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的流程进行,而11月和12月则需要按照一般纳税人的要求来申报,并补缴税款。
发票问题:在11月和12月期间,公司原本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的3%税率开具的发票,现在需要进行红冲处理,并按照一般纳税人适用的6%税率重新开具正确的发票。这一过程会涉及到与客户的沟通和发票重新开具工作。
进项抵扣问题: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取得的进项专票可以用来抵扣税款。但是,只有在2023年11月成为一般纳税人之后开具的进项专票,才能够用于抵扣。
四、财务警钟:避免税务升级的隐秘威胁
对于初创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常依赖公司老板,专业知识不足很可能会忽视税务问题。在此也提醒小规模企业老板,在销售额接近升级门槛时,应提前规划,密切关注财务状况,避免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毕竟,疏忽带来的后果,无法弥补。
本案例集将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知乎号持续更新,欢迎您的关注:
公众号:请微信搜索“枳子科技”或者“枳子思享荟”
官网:枳子科技
知乎:枳子科技
添加微信,联系我们:zhizi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