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业财新航程:成长企业财税合规案例集》系列原创专栏连载第72篇。近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成长企业完成了财税合规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业财新航程》集结这些真实案例,与您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不管您面临的是财务混乱、税务风险还是资本决策,相信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在我们的众多股权设计项目中,有一个夫妻经营的公司案例特别引人注目。为了尊重客户的隐私,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两篇系列文章中,以化名的形式讲述这个故事。这一系列文章将专注于探讨企业架构的改进和提升,第一篇将重点讨论基础架构调整的策略。
一、个人持股模式下的筹资挑战
王氏夫妇,作为一对富有远见的企业家,早在2002年便以自然人身份在广东创办了红箭机械制造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精密机械的制造,逐步在广东构建起完善的本地化生产链,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王氏夫妇决定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2015年,他们在福建创立了蓝创公司,充分利用红箭公司的成功经验,成功在当地开展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蓝创公司的股份是由其两位儿子代持,延续了自然人直接投资的方式。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资金需求的增加,王氏夫妇开始面临筹资方面的难题。
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由于银行仅根据单一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估,导致授信额度受限。
在银行贷款未能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王氏夫妇尝试通过外部投资机构筹集资金。但是,由于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投资机构认为可能存在决策效率低下、控制权不稳定等问题,这增加了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面对这些挑战,王氏夫妇开始思考如何优化其股权架构,以解决当前的筹资问题,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个人持股与母公司持股的选择
面对筹资难题,我们首先与王氏夫妇深入探讨了一个核心问题:他们如何规划这两家公司的未来发展?是寻求未来的出售变现,还是持续扩大规模,乃至推动企业上市?
不同的规划方向,意味着不同的税负策略。若王氏夫妇希望将公司出售,维持个人直接持股架构会更为合适,因为个人直接转让股权仅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若选择通过母公司持股后出售,则首先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随后分红给个人时还需再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形成双层税负。
然而,王氏夫妇明确表示他们打算长期持有这两家公司,并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因此,我们建议他们考虑将蓝创公司的股权转让给红箭公司,形成母子公司的组织架构。
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当子公司面临资金短缺时,母公司可以提供更强的担保支持,从而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此外,从融资和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母子公司架构更具吸引力,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估值。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若公司规模继续扩大并需要增设新公司,在母公司持股的架构下,红箭公司可以利用蓝创公司的分红资金来设立新公司,这一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税费。
相比之下,若采用自然人直接投资的方式,每次设立新公司都需要先通过公司分红获得投资资金,然后再以个人名义持有股份,这样的过程中将会产生额外的个人所得税等费用,从而增加整体的资金成本。
三、及时变革,优化税负
对于蓝创公司的股权处理,我们建议王夫妇尽快行动,而非拖延至两三年后。因为股权转让的价格应基于合理的交易价格,随着蓝创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股权价值也将随之增长。若延迟处理,未来股权转让的成本可能会大幅上升,并伴随着更高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因此,在资金状况允许的前提下,王氏夫妇应尽快调整股权结构,以便充分利用母子公司架构所带来的贷款和融资便利。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公司扩张和业务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财务基础。
本案例集将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知乎号持续更新,欢迎您的关注:
公众号:请微信搜索“枳子科技”或者“枳子思享荟”
官网:枳子科技
知乎:枳子科技
添加微信,联系我们:zhizitec